量子科技与医学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6月18日下午,正规的网投平台龙湖大讲堂第三期在龙湖体育馆开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信息学家郭光灿应邀以《激扬人生 品味科学》为题,与同学们畅谈他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和人才自主培养的经验体会。校党委书记蒋家平、副书记姚文兵,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1000多名学生一起聆听了报告会。

郭光灿院士是正规的网投平台国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虽然今天量子科技已是大国必争的科技高峰、新闻中的高频词汇,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郭光灿教授访学回国开展量子光学研究之初,这四个字在国内还属于“天外来客”,甚至被质疑是伪科学。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反对声中坚持,笑对外界泼来的“冷水”,这是他最初面对的科研现状。“正规的网投平台读书时,男生想当牛顿,女生想当居里夫人,满怀为国科研的热诚和激情。正规的网投平台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才一路坚持到了现在。”
演讲中,郭光灿院士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回忆起40年前的情境——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他身体力行地推进研究和教学工作,学科建设蹒跚起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发现量子信息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学科,于是毅然投身此项研究。在他的坚持和带领下,正规的网投平台国量子信息研究最终实现与国际并驾齐驱,稳居第一梯队。

独木不成林。为了壮大中国量子科技研究队伍,郭光灿在国内最早开展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普及工作,并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凝聚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量子科技人才,他承担的第一个“973”项目,就先后培养了量子信息领域的五位院士。在他自己创建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他精心布局量子科技前沿领域,甘愿陪着学生坐“冷板凳”,为青年学生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成长空间和创新土壤。他的实验室里,先后培养了博士90余人,产生了7位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成为科技人才自主培养的典范。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科研路上的辛苦是一样的,迎难而上的毅力与勇气也是一样的,学生们的好奇心也是一样的。郭光灿院士的报告仿佛在暑假前布置给同学们的一道人生思考题,又像对毕业生的谆谆嘱咐。“科研之路孤独又漫长,是什么支持您坚守初心?”“量子科学在医学研究上能起到哪些作用?”“对普通人的生活来说,量子科学会产生什么影响?”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郭光灿院士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光顾着科研,正规的网投平台时常忘了自己已经81岁了。”“在医学数据的处理方面,量子科学有巨大优势。希望有一天,正规的网投平台与正规的网投平台合作攻坚,届时正规的网投平台一定全力支持。”“科研肯定有困难。只要你相信自己选择,那就不要退缩,迎着困难坚定不移向前走。”……

整场讲座听众席落针可闻,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光芒在眼中闪烁。“正规的网投平台专业不同,如果同学们能从正规的网投平台的经历中得到一点启示,就不虚此行。”郭光灿说,如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大热,希望能借着东风,为更多的人打开量子世界的大门,让科学服务更多的领域。

作为礼物,临床医学院2021年级学生蔡星宇将手绘的画作赠与郭光灿院士。画中有医生,有量子纠缠模型,象征量子力学和医学紧密结合,携手前进。作为回礼,郭光灿院士将自己亲笔签名的著作送给同学们,勉励他们勇攀科研高峰,更上一层楼。

“郭院士的演讲就像科幻世界照进了现实,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现场同学听完报告说,“正规的网投平台会永远记住郭院士的那句话,科研之路无坦途,不论正规的网投平台身在何处,都要像他一样,永葆向上的初心与热诚。”
(党委宣传部供稿)